襄汾燕村北墓地考古发掘现场公众开放日
考古队员在考古现场树立展板和标语:以“我们是谁?我们来这里做什么?”、“什么是文化遗产日?“什么是考古?”等设问的形式向公众解释此次考古发掘的队伍和目的、文化遗产日概念、考古学理论方法,进而使公众理解在大型基本建设中开展考古发掘的重要意义和考古学的科学性;以“传说中的燕村——姑姑与水神”、“考古中的燕村——绳纹陶和土洞墓”、“我们身边的重要考古发现——丁村和陶寺”三块展板向当地村民宣传展示燕村当地的历史文化传说和考古发现,以及介绍附近著名的丁村遗址和陶寺遗址,与公众共享当地的考古成果,提高他们对当地历史文化的认知度;在“保护文物 人人有责”的展板中,考古队对《文物法》部分条款进行陈述,明确保护文物和破坏盗掘文物的法律伦理底线,希望树立公众对地下文物的敬畏之心。
宣传展板:“我们是谁?我们来这里做什么”
宣传展板:“什么是考古?”
宣传展板:“考古中的燕村”
考古队员讲解宣传展板内容
燕村北墓地公众开放日至今已持续两天,现场十分热闹,陆续迎来当地的干部、村民近千名,还迎来了燕村小学的老师和孩子们,他们认真听考古队员介绍此次考古工作,并有序参观发掘现场,也提出了很多有意思的问题。比如:这些墓葬中的人骨会怎样处理?你们怎么就能发现这些墓葬?墓道侧壁的半圆小窝是做什么用的?这些墓葬是什么时代的?你们这么短时间,怎么就知道我们村的历史传说?……考古队员也借此机会给大家普及了一下我国的文物保护方针原则和一些考古小常识。
燕村小学师生参观考古发掘现场
燕村小学师生体验考古绘图
相信,通过此次考古现场开放日活动,当地公众一定不会再把考古和盗墓混为一谈,也会对考古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
(责任编辑:叶微)